• 005279426/2009-00001
  • 金水区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 2009-01-12
  • 2009-01-12
2009年金水区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9年1月11日在郑州市金水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金水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赵书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将金水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并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尽管宏观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前进道路历经多重考验,区政府始终坚持以改革激活力、用创新求发展、借发展谋民利,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发展”,圆满完成区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力打造“中部首善之区”的宏伟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发展效益明显提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亿元,增长13%;单位面积产出1.7亿元,较上年净增3150万元;人均生产总值5650美元,较上年净增1197美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4%。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06亿元,增长17.79%,其中纯税收入占96.5%。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80元,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9660元,增长17%。

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依托城中村改造和发展楼宇经济、商圈经济、特色街区经济、园区经济,着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效果。城中村改造项目累计开工建设商品房25万平方米、安置房33.5万平方米,其中郑州国贸中心、曼哈顿广场已投入使用,西史赵、西关虎屯、燕庄顺利实现村民回迁。商务楼宇增至227幢37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0411家,年缴纳区级税收累计6亿余元,其中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楼宇达55幢、1000万元以上的楼宇5幢。天旺广场、关虎屯等15个新商圈已见雏形,农科路酒吧一条街、宏达路汽车用品一条街等一批重点特色街初具规模,杨金产业园区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亿元、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25%,出口创汇6.7亿美元、增长36.3%,经济发展正在从投资拉动为主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发展结构持续优化。大力实施“三产兴区”战略,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0.6:15.6:83.8,“三产为主、三二联动”的产业格局更具活力。预计完成三产增加值351.7亿元,增长13.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5亿元,增长8%。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年度投入支持企业技术研发经费1544万元,新扶持科技项目86个,新申请专利突破1000项,完成企业技术合同登记153项,成交额2.2亿元。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增长21%,新引进省外资金22.8亿元、市外省内资金33.6亿元,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219家,其中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11家。

(二)社会发展步入新水平

社会福利稳步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区财政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的一般预算支出达9.2亿元,占一般预算总支出的51.6%。政府投资项目中民生领域投入达1.6亿元,占政府投资总规模的54.2%。其中,直接关系辖区民生福利水平的10件实事顺利实施:率先在全省启动了以区级投资为主的“康苑居”廉租房建设项目,全面完成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扩面工作,累计发放住房租金补贴560万元,惠及住房困难群众2072户。将居家养老服务延伸至农村所有孤寡老人,城区享受服务的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分别增至107人、1126人,建成社区托老站15座。完成庙李、祭城卫生院改建工程,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座、农村卫生所8座。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将辖区7405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摊点纳入监测范围,销毁不合格食品2.7万公斤,立案处理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单位340家。加大教育投入,贾岗小学、丰产路小学等5所学校改扩建工程开始施工,纬四路小学、黄河路一小等6所学校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同时为3448名区属中小学教师每人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八里庙、十里铺等12个标准化农村社区顺利达标。改善为民服务环境,经八路、花园路、大石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凤凰台、未来路、南阳新村正在办理手续。“五馆”建设开工奠基。餐厨垃圾处理厂建成并完成试车。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金百合”邻里和谐工程、“金阳光”志愿服务工程、“金拐杖”社会养老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被评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先进城区”。注重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27776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70461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699人,全区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新增8.4万人、总数达到34万人。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其中为45503名困难群众累计发放低保金858.9万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加快发展慈善事业,辖区各界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1500余万元,并在首个“郑州慈善日”募集善款430余万元。进一步提高“新农合”标准,将筹资额度从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160元,大病报销封顶线从每人每年2万元提高到3万元,取消了镇卫生院报销起付线,成立了金水区药品配送中心,全区享受补助人数达到7.2万人,补助金额1401万元。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在南阳路和凤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开展了片医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均衡教育,推动教师交流302人,实行校长轮岗20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毕业生100名并全部充实到农村学校;新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5094人,接收四川灾区学生206人;在教育系统各类争优创先活动中,我区教师共获得国家级奖励42项、省级奖励152项、市级奖励123项。认真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以内,政策生育率达98%以上。面向社会困难群众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全年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00件。深入开展“迎奥运”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2008年金水区运动会”;在北京残奥会上,我区3名奥运健儿代表国家参赛,并取得3枚金牌、1枚银牌的骄人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入推进平安金水建设,将电子监控系统从城区向农村和郑东新区安置区延伸,新装监控平台128个、探头1233个,科技防范设施覆盖全区71%以上的行政村和52%以上的农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区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上年下降18%,其中“两抢一盗”案件下降21.2%,1204个楼院、110所学校和6205个基层单位实现“零发案”。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先后检查单位4682家,强制停业整顿63家,拘留重大隐患单位责任人150人,消除事故隐患9752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较上年下降25%。认真落实区级领导接访制度,群体性事件和群众上访个案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下降。

(三)城市发展迈上新台阶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成功实施。按照“看得见的管得住”和“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将全区划分为东、西、南、北和行政区5个区域进行分片管理,由创建部门统一进行大监督;把原来属于“门前三包”区域内的路面、花坛、绿地保洁和小广告清理等,统一交由市政部门组织清扫和管理;将城管执法部门的人员及日常管理下放到镇和街道办事处;组建专门队伍从事“五小”单位治理;将原来实行多头管理的都市村庄、集贸市场、占道经营等,统一划入镇和街道办事处进行属地管理。通过改革,进一步明晰了责权、理顺了体制,使全区城市管理水平得到了大的提升。

精品街区综合整治圆满完成。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开展精品街区综合整治活动,累计投入资金5300万元,装修建筑100幢29.5万平方米,粉饰建筑119幢26万平方米,拆除建筑4万平方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修建了经四路、纬四路等13条精品道路,对丰庆路、广电南路等3条道路人行道进行了升级改造,完成红旗路、园田路等13条道路车行道复浇8.2万平方米;宏达路建成通车;新装生态环保厕所8座、果皮箱1732个,配置环卫道班房50座。顺利完成黄家庵东路、新柳路、金英路、凤台路和农科西路等市重点项目的拆迁任务。

郑东新区新一轮征地拆迁全面启动。按照“十年建新区”规划和市委、市政府部署,扎实推进龙子湖大学园区拆迁工作,新拆建筑38万平方米,处理拆迁遗留问题28宗,提供土地8087亩,为郑东新区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加快安置房建设,加大失地群众就业培训力度,建成群众安置房208栋131万平方米,培训失地农民2487人次,推荐就业6376人次。同时,周庄新村规划顺利通过省市审批。

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继续坚持分批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全面加强杓袁等49个一类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西史赵等2个重点示范村的改造,新建农村文化大院15个、便民服务超市6家,新增垃圾处理设施2000多个,新建改建农村道路6条9.5公里。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工作力度,完成引导性培训4549人次,转移就业4186人次。稳步推进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沙门等8个村(组)已全面启动。圆满完成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其中21个村实现“无候选人直选”。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完成通道绿化252亩、村镇绿化4067亩、中幼林抚育1000亩,建设林业生态村4个,新植各类苗木12.2万株。积极配合郑州市开展生态水系建设,全面完成魏河、七里河、十八里河河道治理工程拆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对辖区5101家污染源进行了普查、数据录入和监测,建成省级绿色社区4个、市级绿色社区3个。深入开展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集中整治活动,累计拆除违法、违章建筑456宗142万平方米,腾出土地4454.5亩。

(四)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行政效能建设得到新提高。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政府重点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和执行的每一具体环节,形成了职责明晰、监督到位、无缝链接的责任体系。将督查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有效提高了行政执行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行政许可事项压缩至133项,其中107项进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办理,累计简化审批环节88个、减少审批时限401天。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两转两提”活动,深入查找影响全区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共征求意见建议6类256条,查摆问题623个,整改到位597个。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汇报工作、向区政协通报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主动邀请和配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政务视察活动;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48件,办结率100%。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建立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扩大政务公开,开通了政府信息公开网,非涉密信息一律向社会公布。完善行政监督制约机制,加强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健全,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

政府廉政建设得到新加强。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初步建立了权力运行长效监控机制。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全年评审政府投资项目77个、审减资金4652万元,实施政府采购项目133个、节约资金5028万元,国库直接支付额度达4.1亿元、占国库支付总额度的50.4%。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和对重大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先后开展专项审计83项,涉及单位180个,检查各类专项资金18.9亿元。深入推进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查处商业贿赂案件8起。大力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被评为“河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优秀城区”。

与此同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方史志、粮食管理、人民防空、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2008年是我区实施跨越式发展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三年来,我们牢牢把握中部崛起大势,紧紧抓住发展、和谐两大主题,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致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实现跨越发展目标。三年间,我们灵活应对宏观形势不断变化和区域面积大幅缩减带来的严峻考验,提出从城区内部寻空间、向单位面积要效益,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积极发展楼宇经济、特色街区经济、商圈经济,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以14%和30%的年均速度快速增长,经济实力跻身中部六省城区前列。我们在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理念,高度关注社会民生,大幅提高公共支出,大力兴办好事实事,致力于让辖区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和谐社会建设迈入全国先进水平。我们始终坚持高起点建设城市、高标准管理城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区形象,先后修建精品道路22条,新建扩建城区道路7条、农村道路28条,改造支路背街小巷10条,新建游园9个、公厕53座,新增绿地148万平方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三年,已经成为金水区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2008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金水人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依靠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了各项事业的大发展、大飞跃。三十年间,金水区GDP从1.8亿元跃升至420亿元、增长了5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85元提高到18680元、增长了4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21元提高到9660元、增长了78倍,我们从一个人口只有28万的城市郊区,一举发展成为常住人口100余万、流动人口70多万、建成区面积近70平方公里的省会中心城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齐头并进,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相得益彰,全区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

三年跨越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三十年奋斗开创的局面尤应珍惜。追昔抚今,我们深感政府工作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都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都凝聚着全区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金水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每一处积极变化,都是辖区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金水建设,为金水的发展、繁荣、文明、和谐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2009年的发展形势与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

2009年是我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即将迎来新的难得机遇,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的影响,外部需求萎缩造成出口增长乏力,市场需求不旺导致相关投资下降,经济增长放缓引发消费预期滑落,我们在出口、投资、消费等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领域均面临较大冲击。与此同时,由于支柱税源单一、产业层次较低等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房市持续低迷、企业成本增加都将对今年的发展特别是对税收的增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再加上城市化快速推进带来的公共功能不足、利益调整加快,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出现的就业压力加大、劳资纠纷剧增等问题逐渐迸发,我们在新的一年刚开始就面临着外部影响与自身矛盾相互交织的艰难境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2009年也许是更加困难的一年。

尽管如此,新的一年仍然孕育着新的希望。我们看到,十七届三中全会一系列促进农村发展改革重大政策的出台,国家4万亿元投资刺激经济增长措施的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扩内需、保增长目标的确定,无不处处彰显党和国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坚强决心,同时也向市场发出了强有力的信号,为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挑战、掀起新一轮发展浪潮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大机遇。更应看到的是,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全区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抗击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奋力拼搏,完全能够从容应对环境变化,完全能够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践多次证明,危机往往蕴含机遇,逆境更能成就大业。形势越严峻,越要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困难越大,越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面对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紧张局面,金水人要想继续在中部崛起大潮中勇立潮头,必须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以更大的胆识谋划改革,以更大的气魄推进创新。根据当前形势和区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2009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水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三化两型”城市和“中部首善之区”的目标,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奋勇争优创先,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发展”。

三、2009年政府工作的努力方向

根据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0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和出口创汇分别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

为顺利实现预期目标,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主动适应宏观环境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增长、促发展是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面对可能更加严峻的发展形势,我们将紧紧抓住中央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带来的重大机遇,主动出击,迎难而上,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

全面加强项目建设。能否抓住当前宝贵的政策机遇,关键取决于项目建设。凡列入区“十一五”规划的项目,已经实施的将强势推进,尽量提前竣工;尚未实施的将抓紧编制详细规划,争取早立项、早开工;同时加强项目对接和项目争取工作,及时论证申报一批符合政策导向的新项目。计划安排区级重点工程 63项,总投资457.2亿元,年度投资35.8亿元。其中将重点推进白庙、姚砦、十二里屯等11个已拆迁城中村的建设,加快丹尼斯梦幻世界工程、金峰国际等40个续建项目进度,启动银泰购物中心、泰和苑等17个新建项目。进一步加大区级财政对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和支持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投入,计划安排政府投资项目25项,年度投资2亿元。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效应,大力促进社会投资,形成新的建设高潮。加强对市场自主投资的鼓励和引导,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大力繁荣消费市场。围绕“扩内需、保增长”的总体要求,以“三个结合”为切入点,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拉动力。一是把扩大消费与繁荣三产相结合,增强消费活力。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运用政策和资金杠杆提振房市,引导开发商开展自救、渡过难关。加快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行业的资源整合与结构升级,着力引进华侨城、喜来登等全国知名品牌和连锁企业入驻,提高行业规模和层次。以16个亿元以上物流市场为重点,引入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和先进技术,保持汽车、建材、家具、农产品等行业的市场稳定;加强对辖区各大型商场经营运行情况的监测,准确掌握市场动态;继续推进特色街建设,增强商贸整合效应,重点推出5-10条立足金水、面向全市、辐射河南的品牌街区;依托城中村改造积极引导花园路、白庙等区域的商圈建设,营造繁荣活跃的消费氛围。二是把扩大消费与增加居民收入和完善保障制度相结合,提高消费动力。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城乡困难家庭救助标准,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扩大即期消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减轻辖区居民增加消费的后顾之忧。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力争1-2年内“万村千乡”连锁农家店覆盖全区90%以上行政村。积极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对农民购买规定品牌和型号的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产品,按销售价格补贴13%。三是把扩大消费与规范市场秩序相结合,优化消费环境。依法加大对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商品和重点环节的整顿力度,坚决打击欺骗性、强制性、伤害性消费和乱收费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营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努力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规模。针对欧美市场需求萎缩,引导企业及时把出口重点调整到非洲、南美洲、中东地区和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上。认真落实外贸优惠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引导企业调整出口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保持和扩大出口规模,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加大科学招商力度,重点引进税源型、科技型、环保型项目和品牌、专利、技术等知识性要素。强化环境招商、产业招商、楼宇招商,不断提高招商成功率、资源利用率和项目贡献率。优化招商引资全程服务,防止高端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外流。支持辖区优秀企业拓展国外市场,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高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继续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沟通联系,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区域联动。

切实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制订出台更加优越和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引导企业建立行业商会和区域商会,提高抗拒风险能力。鼓励企业采取兼并、联合等方式,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引入现代技术和管理理念,主动适应市场竞争。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鼓励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开源节流,避免出现规模裁员现象。

(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2009年,区政府将重点抓好“两个提高、三个加快”。

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在巩固传统服务业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挖掘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重点发展以信息传输、软件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期货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商务服务、广告传播、动漫创意等为主的新型服务业,以会计、审计、评估等为主的专业服务业,力争“十一五”末现代服务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占第三产业比重达65%以上。

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加快推动自主创新,继续把技术研发经费向新技术、新项目、新企业倾斜,重点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力争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7亿元以上、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2%以上。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继续以杨金产业园、河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东风路IT产业密集区、沿黄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密集、布局合理的产业集聚区,提升全区产业能级和产业竞争力。其中,将全面推进杨金产业园建设,完成产业规划编制,进行土地预征,力争尽快实现水电路三通,保证入园项目及时开工建设;加快河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东风路IT产业密集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与报批进度,争取尽早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强化楼宇经济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主动夯实基础性工作。注重规划引导,促使在建楼宇高标准规划建设、已建成楼宇完善配套功能。大力倡导楼宇招商,重点引进产业关联度高、集聚性强的企业入驻,建成相对集中的产业群、行业群,形成楼宇之间和楼宇内部纵横交错的产业集合和产业链,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楼宇,年缴纳区级税收在100万元以上的楼宇新增5幢以上。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快形成更加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大节能环保投入,落实循环经济补贴政策。严把项目审批关口,坚决防止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能耗检测,引导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节能改造步伐,建设节约型机关。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街道、示范社区、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争创省级绿色社区2个以上、市级绿色社区2个以上,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

(三)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

加快农村发展改革。继续以花卉苗木、畜牧水产、生态观光三大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力度,延长产业化经营链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27家,实现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85亿元,带动农户比例达60%以上。深化农村制度改革,允许和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置体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大区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农村道路、市场、污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健全农村公共设施维护机制,统筹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保障等各项事业。

加强和改善土地管理。紧紧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有利时机,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调整用地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实行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立足“扩内需、保增长”,强化国土工作对项目建设的支持,加快土地审批供应。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建立全区土地详查数据库。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继续保持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完善三级巡查制度,建立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查处和纠正各类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大部门制”改革思路,积极推进政府机构及职能的整合,优化部门设置,突出服务职能,体现效率水平。进一步理顺部门与基层之间的管理体制,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明确责权,重心下移。改革协管员管理体制,整合各类协管队伍,逐步实现统一调配和统筹使用。整合辖区电子治安监控、城市数字化管理和应急指挥系统,促进资源共享,构建反应迅速、管理高效的现代城市管理体系。加快财税改革,加强预算管理,强化财政公共服务职能,探索政府外包服务,更好地集中财力办大事。继续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推进文化创新。以和谐文化建设为重点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增强区域发展凝聚力和创造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区文化馆-镇办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室三级网络,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阵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海洋生物博物馆二期工程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支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项目申报工作,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弘扬文化传统,培育人文精神。

(四)完善八大民生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和谐金水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建设的归宿和社会建设的核心,加快构建城乡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了让发展成果在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上惠及辖区群众,区政府今年将以八大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取代十件实事,努力从体制机制层面保证为民办事的有效性。

完善就业促进体系。把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和措施,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258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900人。建立鼓励企业稳定就业的激励机制和失业预警制度,针对可能出现的规模失业和大量裁员行为,制订失业调控预案。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完善劳动关系调处机制,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就业培训,健全面向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

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继续探索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的保障性住房供应方式,稳步改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将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增加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房源,完成“康苑居”廉租房建设1.2万平方米,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6万平方米。建立廉租住房轮侯和退出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廉租住房政策真正惠及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完善教育均衡发展体系。从办学设施、师资条件、受教育机会等方面入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沙口路二小、金桥小学、71中、丰产路小学改建步伐,争取贾岗小学、刘庄小学投入使用。深化教师校际交流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完善对困难家庭学生的就学补助政策,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为依托,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对“新农合”运行的监管,规范村医培训与考核、药品定价与报销等行为。继续深化社区卫生服务,50%以上社区建立片医制度。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启用“医政信息通”。加快建设金水区总医院。为辖区60岁以上常住居民办理爱心保健卡,为慢性病老人建立长期健康档案并每年免费提供一次常规健康检查。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争创全国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继续加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力度,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重点疾病防控和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以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为目标,继续加强对食品研发、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监管。坚持不懈地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活动,建立食品安全事件依法追究和惩治体系。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建设,增强行业的自律意识和企业的道德良知。开展公众食品安全教育,引导公众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和自觉维权意识。

完善平安金水建设体系。继续扩大科技防范覆盖面,年内所有行政村全部安装监控探头。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平安校园等各类基层创安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制和领导接访制度,建立信访接济救助基金,探索运用经济手段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积访案件的新思路、新途径。健全维稳信息网络,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格局。成立应急管理常设机构,提高各类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双创”活动,社区和村组达标率达70%以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全区50岁以上符合条件人员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比例达50%以上。认真做好东区失地群众参加社会保障工作,将龙湖区16周岁以上拆迁群众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

完善社区建设与服务体系。新建标准化农村社区20个。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新建社区托老站13个。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将救助范围扩大至城市低收入家庭。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引导社会工作者和民间组织参与社区事务。完成第三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提高直选比例,鼓励优秀人才到社区任职。加强对物业管理的引导和监管,落实物业服务备案制度,开展物业小区服务等级评定,建立物业管理投诉机制,及时处理物业管理中发生的重大矛盾纠纷和群发性、突发性事件,认真纠正物业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加强和改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五)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强城区承载力 

积极应对城市化快速推进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提升中心城区功能。适应城市快速增容的需要,将解决交通拥堵、停车场所不足、路网配套建设滞后等问题提上日程,优化医院、学校、游园绿地等公共资源的配置。提高城市道路建设管理水平,对黄河北街等14条路段车行道进行复浇,对海滩街等8条路段人行道进行翻新。配合市政府搞好沙口路、东明路、枣庄街等市重点工程的拆迁。新建4000平方米以上游园1个、垃圾中转站2座。认真做好迎接全国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复查验收工作。继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治理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流浪乞讨的新方式。扩大数字化城市管理覆盖面,提高处置效率。加强执法队伍培训,增强文明执法和人性化执法意识。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将城郊地区纳入市政统一管理,配合市政府搞好供水、供暖、排污以及道路系统的规划建设,加快推动其向中心城区的融合。对城区外围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加强土地控制,减少资源浪费,防止无序开发。加快龙子湖·祭城北部乡镇组团发展步伐,其中以鸿宝园林、黄河渔场为中心规划建设生态文化型现代城郊居住区。

推动与郑东新区的衔接。郑东新区开发建设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未来几年,我们要结合郑东新区发展规划,及时对我区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打造差异化、互补性产业群,推进产业融合,实现与郑东新区的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全力支持郑东新区“十年建新区”工作,启动龙湖区拆迁;加强东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推荐就业6000人次。深入推进股份制改造,争取郑东新区起步区、龙子湖区已拆迁村股份制改造工作开始启动。

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编制金水区数据分析和成果开发规划,建立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加大环境执法监察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拆除或改制10蒸吨以下燃煤大锅炉。深化餐厨垃圾收集处理体制改革,对城区餐厨垃圾实行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继续推进森林生态城建设,新建林业生态村4个、林木覆盖率达31%以上。协助郑州市做好生态水系建设,全面完成辖区7条河道治理工作。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塑造政府良好形象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继续创新体制机制,切实提高为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水平。越在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越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越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民主监督,提高决策的整体水平。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在新的一年里,区政府将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定期报告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通报情况;更加积极主动地征询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前的调研、论证、听证、咨询、协商、公示等制度,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加强政策动态研究,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确保政府决策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真正反映群众真实愿望。

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能力。完善目标管理,推行绩效考评,强化行政成本效益观念,量化行政效率考核标准,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加大督查力度,强化行政问责,推进法治建设,对不作为、乱作为等情况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完善监督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新闻媒体、辖区群众对政府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形成督查催办合力。继续加强政府运行机制建设,认真落实主办部门负责制,建立部门之间、条块之间良性协调配合机制,促进政府依法、和谐、高效运转。

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政府直属部门所有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行政服务大厅办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启动网上审批工作,营造便捷高效的审批环境。将反腐倡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治各类腐败分子,全力打造廉洁政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权、钱、人”的管理,提高政务透明度,除涉及保密内容外,在重大决策、政府投资、招标采购、绩效审计等方面,凡能公开的一律面向社会公开。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科学安排财政预算支出,保民生、保重点、保运转,压缩部门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厉行节约,制止浪费。大力加强政风建设,树正气、育新风、凝心力、求发展,全力塑造廉洁高效、公正透明、诚实诚信的良好形象,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信赖、让人民满意!

各位代表,金水的昨天精彩纷呈,金水的明天希望无限。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相信金水多年积蓄的后劲将竞相显现,储备的潜能将合力迸发,发展的势头将锐不可挡。让我们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用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主动迎击挑战,奋力克服难关,在迈向“中部首善之区”的宏伟征程中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主办单位: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16号 邮编: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