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农委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农业农村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三农”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行稳致远提供有力保障。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认真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人职责,统筹部署法治建设各项任务。发挥委党组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健全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及时召开会议认真研究法治建设重大问题,推动全委法治建设工作,依法全面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党组书记始终牢记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身份,切实履行职责,全面实施讲法述法。将法治工作纳入到日常重点工作内容,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带头讲法述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工作始终,结合主题教育和工作实际,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机制,将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计划和委属各单位党组织学习重点内容,制定委系统领导干部公务员机关干部学法计划及学法清单,开展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干部职工常态化学法,全年共安排学法40学时,法治培训4次,专题法治讲座1次,线上集中学法测试3次。
(二)持续深化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全面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情况、机构和职能调整情况,以及国家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等情况,系统梳理我委290项权责事项清单内容,依法依规取消行政许可和行政检查事项5项、新增行政检查事项1项,真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二是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一网通办,一次办成”,一次告知、首问负责、收件凭证、限时办结等服务制度,增强市场主体的“事前”体验,加快审批速度,提升服务质量,高效办结依申请事项,办理兽药经营许可证核发(设立)、动物诊疗许可证核发(设立)告知承诺制事项。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依托“郑好办APP—智能预审”功能,引导办事主体通过线上申请进行业务受理审批,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按时办结执业兽医师线上备案事项,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三是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建立不予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 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事项清单等行政执法“四项清单”制度,优化包容审慎、稳商助商的依法行政环境,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四是持续推进“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制定印发《金水区农委2023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及《金水区农业领域“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监管实施方案》,公示随机抽查事项清单12项,全年抽查涉农涉水市场主体110家,联合市场监管局抽查市场主体25家,有效维护了辖区农业领域有序发展。
(三)持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统筹推进立改废相衔接的立法工作机制。参与立法征求意见6次,为持续优化农业领域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和改进农业领域审批、指导、监管职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制保障。落实重大行政事项集体讨论制度,认真研究分析法治建设有关重大问题,持把依法行政工作融于日常各项工作中。二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保障作用。邀请河南尚天律师事务所李卫富律师为法律顾问,进一步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咨询、规范性文件论证、重大案件和行政复议研究、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评估、战略协议与合同审查、重要资产及突发事件处置、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审核把关及重大行政决策风险防范方面的重要保障作用有效促进全委依法行政工作落实。
(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围绕“三项制度”开展集中学习,让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全体执法人员心中,做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市区组织的年度案卷评查、执法大比武等活动提升农业执法人员的实操能力和文书制作水平。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涉农领域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年抽检农产品44.33万批次,总体合格率99.99%,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摸排重点场所,抽检农资样品,不断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环境,有效保障群众“餐桌上的安全”。强化环境治理手段,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河长制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清四乱”“三污一净”专项行动,加强“河流清洁行动”和专项联合执法活动,摸底入河排污口,建立台账,系统整治雨水涵排污问题。全面开展区乡两级河长;通过下发河道整治督办通知单,督察暗访,推进解决河道治理等问题,河道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严厉打击擅自取水、建设取水工程等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处理案件,收缴污水处理费,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工作目标。三是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结合行业实际梳理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法律风险点,重点聚焦农业农村领域社会关注的乡村振兴促进、种质资源安全、水土保持以及节约用水等方面问题,根据平时行政检查排查情况,制作法律风险点防控提示清单,切实减少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做到服务于民。执法人员根据风险等级,提前介入、主动提醒,及时灵活实施行政指导,最大限度地防控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四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对全委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进行全面清理,坚决杜绝无证执法、非正式人员执法现象。坚持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制度化,组织全委执法人员参加培训考试,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开展执法案件评查工作,评查执法案卷,通过整改完善,不断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
(五)强化监督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加强对政务公开平台的日常管理,逐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积极处理依申请公开,保障依申请公开渠道的畅通,完善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度,并依法依规妥善处理依申请信息公开。完善社会纠纷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六)强化普法,不断提升农民群众法治意识。以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法律法规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工作,制定《2023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统筹组织各业务科室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通过抓重点人群、重点节点,以点带面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活动。积极“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发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6户;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6条,极大提升了百姓群众的法律意识,受到一致欢迎和广泛好评。
二、存在问题
一年来,区农委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仍有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决策机制及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法治宣传及思想认识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方面创新性不够,普法宣传教育效果不佳。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依法行政,推进农委法治建设再迈新台阶。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继续规范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征集意见、专家咨询论证、听证等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工作,以制度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以制度保障行政工作的开展。
二是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定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让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入脑入心。
三是严格落实“三项”制度。推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做到规范行政执法流程,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及业务实际,加强水政执法监管工作,着力水政水资源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培训频次,改进培训方式,通过多种形式,提升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办案能力。
四是大力开展基层普法宣传。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普法责任清单,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强化新媒体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中的突出作用,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活动,深入持久地抓好宪法和涉农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宣传贯彻,不断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