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蕾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金水区科学开展幼小衔接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关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精神,根据市、区教育局关于幼小科学衔接工作部署,以“开好头、起好步、勤实践、深研究”为工作思路,认真、扎实有效地推进区域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工作。
一、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开局良好
(一)成立小组,推进实验
根据国家、省、市文件精神,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区“幼小衔接”双向教研小组,在区“幼小衔接”教研小组的指导下,明确了实验研究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实验研究步骤和安排,有序开展研究工作。
(二)现状调研,了解实情
为抓好全区幼小科学衔接的起步工作,进一步掌握实情,促进全区幼儿园均衡发展,(民办和公办的差异),我们对全区近200所幼儿园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不同视角对幼小科学衔接进行分析和研究,关注幼小科学衔接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本次问卷调查分为园长版、家长版和教师版,每个版本分公办企事业园和民办幼儿园进行填写。共收回问卷园长126位,教师3864位、家长30285位。问卷调研之后,第一时间开始进行问卷分析。调查分析立足于家长、教师、幼儿园,寻找共性问题,究其根本源头,发现当前幼儿园幼小科学衔接工作中急需关注以下6个问题。
1.园长、教师幼小科学衔接认知偏差。以“从什么时候开始幼小科学衔接”为例,只有24.23%的教师认为从小班开始。
2.教师缺乏对衔接教育认识的专业性和连续性。部分教师对幼小科学衔接政策学习不透彻,对小学的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不甚了解,致使“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幼”“小”的明显断层,达不到连续性过渡。
3.家长幼小科学衔接的科学认知不够。超过一半的家长支持幼儿园教授小学知识,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模式,50.99%的家长认为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应该幼儿园来做。
4.幼小科学衔接两个学段之间衔接不合理。幼小科学衔接工作中双方“双向”衔接不足,认为幼儿园的单向衔接占80%。
5.不同性质的园所“幼小衔接”工作差异较大。民办园在幼小衔接班设置、课程内容设置、环境创设、书面作业布置、学业测试五方面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公办幼儿园。
6.课程设置和环境创设有“小学化”的现象。有个别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和环境创设有“小学化”的现象。“拼音和识字”公办园1.6%,民办园3.87%,
基于以上问题,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明晰目标任务,形成了系统工作计划,确保幼小科学衔接的效果。
二、强化学习,提高认识,区域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有序推进
(一)学习政策,把握实质
学期初,由发展研究中心幼教学科统一引领,运用钉钉直播形式引领全区幼儿园教师深度研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河南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等文件。
(二)理论学习,双向联动
1.发展研究中心组建了“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群”,定期组织领导、教师开展有关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学习了《入学早知道》等书籍,并通过QQ群交流教师外出学习的心得体会,分享幼小科学衔接的成功经验做法,提高管理和实施水平。
2.发展研究中心要求金水区十八所区域联盟组,自行组织幼儿园进行幼小衔接经验交流活动,要求材料内容真实有效,突出亮点。通过组内所有幼儿园的积极参与和分享交流,为相互学习搭建了交流的桥梁。
3.相互观摩,了解教育环境、教育特点的不同。各区域联盟组邀请并组织小学低段教师和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互访,观摩教育环境、了解大班幼儿和小学一年级学生在教育环境以及集体生活与学习的不同,深入理解大班幼儿向小学一年级过度与适应期中身心、生活、社会准备方面的需要。
(三)培训护航,提高素养
1.线上专项培训,达成统一共识。9月底在钉钉群中开展《金水区民办幼儿园幼小衔接》专项培训,民办幼儿园的投资人、园长和业务园长积极参加培训,从幼小科学双向衔接的正确理念与思想认识上达到高度统一。
2.组织经验交流,强化科学认知。发展研究中心通过中心教研组专家的层层选拔,选出了六所幼儿园所参加了金水区幼儿园幼小科学衔接经验交流活动。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直播方式进行,金水区幼儿园业务园长、保教主任及2021年新入职教师近300人参与本次活动。
3.突出衔接重点,落实结对研究。新学期,以幼儿园科学衔接入学适应为重点,认真组织全区各小幼儿园完成了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实施计划,完善幼儿园和小学的结对组织架构和相互交流机制。幼儿园制定策划研训方案,小学积极主动地做好配合,参与幼小科学衔接方案的研制。
4.以赛促学,全提升实施能力。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做好科学衔接工作。学期初发展研究中心要求各园在线上开展数学领域的模拟教学,并于9月底推荐一节数学活动参加区域联盟组教研与选拔。10月份,各区域联盟组进行本组的数学教研活动,并邀请教研员共同观摩和评选。12月初我区幼儿园共上交34节数学活动,经过区级中心教研组专家和区教研室的评比择优选出本次六节数学活动,并于2021年12月10日上午在线上进行全区直播观摩研讨。
三、联合教研,促进发展,幼小科学衔接扎实推进
(一)听课评课,了解不同
(各幼儿园同自己的结对学校)以幼儿园大班语言和数学教育活动(3—4节),小学各学科(3—4节)为主要观摩研讨内容,组织小学一年级教师和幼儿园骨干教师相互观摩,并在观摩后进行评课教研,双向了解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的不同,实现教师教育教学的互通。
(二)双向衔接,教研先行
2021年12月9日,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通过钉钉群联播的形式组织开展了全区幼小科学衔接专题研讨活动。全区各小学一年级教师及负责业务领导,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业务园长、教师共同参加了“线上听评课(小学组)研讨交流活动(第一阶段)”: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课例展示(2节小学语文、数学)、互动研讨、校长、教研员报告(2个)。
2021年12月13日,继12月9日第一阶段“线上听评课研讨交流活动之后”发展研究中心又组织开展了第二阶段的研讨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依然分为三个环节,课例展示(2节幼儿园大班)、互动研讨、幼儿园、教研员报告(2个)。对幼小科学衔接的课程与实施、教学与方式、实践与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今日头条报道了本次活动,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
四、优化衔接课程,做好幼小科学衔接
(一)各园要全面渗透五大领域课程,深挖工作重点
将幼小衔接全面准备渗透于五大领域课程,深挖符合各年龄阶段幼小衔接指导重点,将幼儿园五大领域与幼儿入学能力成熟水平相互融合,把幼儿入学成熟水平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幼小衔接常态化。
(二)小学结合本校实际,上好幼小衔接课
与幼儿园的衔接是一项本职工作。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很多的实际操作和感性经验的支撑。因此,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和新生的特点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注重小学教育的生活性、游戏性和情境性,努力帮助新生愉快、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家长、幼儿园和、学校、社会多方面互通共融,追随孩子发展轨迹,在不同教育服务内容中探寻教育的相同本质,相互唤醒内在的发展潜能,为孩子提供多元、立体、全面、和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