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洁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提供更多老年教育,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金水区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建设标准、创新机制体制,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立健全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构建起了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国家一级图书馆1个、17个街道综合文化站、188个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个城市书房,基本形成辖区“十五分钟文化圈”。同时持续不断推进老年体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持续推进基层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建设,形成了区、街道、村(社区)、居民小组五级网络组织,目前,已建了区、街道(镇)、社区(村)老体协工作的三级组织网格共286个站点,基本达到了全面覆盖,老年体育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除以上基础文化设施可以满足老年人文化需求外,我区建设的琴棋书画文化街区、郑州凤凰茶文化商业广场、“大象陶瓷博物馆”等等文化场所均对外免费开放且能满足大部分人群的需求。特别是琴棋书画文化街区,是以唐人街文化广场为基础,集中河南省书画协会、河南省音乐家协会等资源,是以表演、培训、展示、创作、销售为一体的琴棋书画文化街区。
二、老年人文化生活工作开展情况
(一)免费开放公益培训满足群众需求
自2012年起,我们区文化馆就一直致力于开展免费开放的公益培训,截至2024年6月已经成功举办了13540个班次。我们的培训活动不仅限于文化馆本身,还扩展到了各个街道的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培训网络。培训课程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民族舞、芭蕾舞、国画、合唱、快板、剪纸等30余种课程。部分课程是根据中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精心设计的,旨在丰富中老年人退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二)“送文化进基层”惠及全民
金水区文化志愿者的“送文化进基层”演出活动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成为丰富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社区、广场文化活动。截至目前,已在全区17个街道办事处成功举办1594场演出,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活动不仅面向普通居民,更特别关注老年人、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为他们提供了专项演出。结合“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和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区文化馆开展了慰问留守儿童、军民联欢、慰问敬老院等专场演出,让更多群众享受到金水区的文化惠民政策。
(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多年来,金水区老体协紧扣时代主题,紧跟时代步伐,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着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为理念,逐步形成了以“品质金水”、“全民健身月暨“千村百镇”体育活动大赛”等为活动主线,单项活动为辅线的立体式活动模式。主要特点是以上级重大活动安排为契机,以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为基础,依托专项协会承办,融合相关单位协办等方式,在近两年开展并参与了“郑州市元旦长跑启动仪式”、“金水健步走大赛”活动、“河南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走基层送健康”活动、社区运动会“金水区广场舞大赛”活动、“全省广场舞大赛”等等大型活动,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晚年生活搭建了有益的平台,并充分体现老年体育大联欢、大格局的热烈氛围。
三、老年人文化工作的方向
一是继续开展免费开放公益培训。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区免费开放公益培训体系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我们的目标是让免费培训走出文化馆,让专业的培训创造更多的“精品”课程,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专项”培训,以满足不同老年朋友的特殊需求,使我们的培训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为了保证培训的高速、高效和高质量,区文化馆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和管理制度。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每位老年朋友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够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是依托金水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加快构建老年人体育社会组织完善的发展目标体系。做好顶层设计、规范的指导监管体系和健全的政策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广泛开展适合老年人身心发展的体育健身赛事,推广普及老年人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特色项目等,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健身需求。
三是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以全民健身运动会为龙头,以传统文化节日为依托,以“金水群众文化艺术节”为抓手,积极开展门类丰富、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指导各社区举办社区运动会及文化活动节会,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体验,让他们在享受文化艺术的同时,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