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敏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作出的关于“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指示精神,不断探索开展青少年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思路、途径与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金水区通过多样化的科学教育和科普活动,不断促进我区少年儿童科学素质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推动我区科学教育改革。金水区以前瞻性眼光布局开展科学教育工作,通过聚焦六大关键领域,系统谋划、全面推进,高质量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一、建立健全科学教育工作机制,突出关键地位,全面强化科技教育一体化组织领导
(一)领导率先
坚持把提高科学课质量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将中小学科学课一体化建设纳入全区意识形态建设责任清单,列入教育年度工作重点,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区级领导定期入学校、上讲台,确保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满足科学课建设。
(二)机制创先
明确组织、宣传、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工作职责,统筹相关方面资源,全力支持科学课建设,确保全区改革一盘棋、思想一条心、行动一个调;持续推进中小一体化建设,努力构建相互衔接、上下贯通的科学课建设工作格局。
(三)保障优先
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推进方案,将一体化建设纳入区政府教育督导、教育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和中小学校考核,实现全覆盖,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科学课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推动全区中小学科学课一体化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二、加强科学教育发展统筹规划,突出素质能力,全面深化科学教育一体化队伍建设
(一)注重强化教师配备
近几年,金水区非常重视科学教育,2018—2023年间招教160名左右专职专业的科学教师。通过专业培训、交流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注重提升专业水平
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组在全区发布招募公示,各学校依据评选标准推荐2-3名优秀的科学教师,经过区级选拔,组建以“名师+骨干教师+新入职教师”为主体的四大片区教研组。各片区每2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有课例观摩、优课评选、单元整体课程设计、新课标的培训及分享、命题设计等,学科教研员对各个片区进行的教研进行专业指导。深化主题教研,聚焦问题解决。聚焦片区教研的共性问题,确定区级教研的主题,重在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专业技术问题。例如,针对科学教师普遍编制科学试题能力不足的问题,区级多次进行《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科学命题技术》等专题培训,为教师的学科教学和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升级教研策略,创新教研模式。在片区教研“3+2+1”的基础上, 进一步开展区域教研“X”探索,通过构建多类型的教研模式,以主题教研为导向,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课例打磨为载体,线上线下同行,结合公开课、优质课、基本功比赛、实验技能评比等常规教研模式,聚焦科学教学中的新问题,着力推进问题解决和教师专业成长。强化课题引领,助力教师成长。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研训一体化的学科教研,能够使教师在课题引领下开展教学研究,解决区域学科教学中的难题。
三、实施科学教育提质计划,突出改革创新,全面细化科学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
金水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中小学课程实施办法,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鼓励各中小学校充分挖掘河南本土资源,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课程和项目,探索建立课内、课后、校外等多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将学校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
(一)建设科学教育课程体系
结合金水区实际情况,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科学教育课程,注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规范课程实施,发展核心素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既是科学课的重要特点,又凸显育人方式的变革。作为全国科普示范区,金水区历来重视科学课程。全区各学校都能够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足科学课程,做到1—2年级一周至少一节科学课,3-6年级一周至少两节科学课。
(二)深入开展各类科学教育活动
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我和妈妈学科学”等活动。建立健全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积极推进科技场馆、博物馆进校园,促进学校科学课升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23年11月,金水区召开2023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活动中,区属4所中小学的主要负责人代表学校围绕理念落实、课程建设、科技活动等方面做了经验分享,部分中小学通过科技炫舞、舞台剧、科学实验等方式,展示了科技梦想和创新能力;活动还邀请了13位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地质局地质调查院、河南电子规划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专家,担任金水区中小学科技教育校外辅导员,进一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合力推进大中小科技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我区中小学生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我区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三)科普知识讲座,拓宽科普视野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组织专家宣讲团等专题科普讲座,我区3000余人参与专题科普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科普知识讲座;积极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禁毒、防疫、法制等讲座;通过听讲座、写感受,大大地提高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意识。
(四)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节
为了推动科学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辖区各学校开展科技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科技手抄报、网页制作比赛、科技调查等系列科技节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身边的、生活中的科学。在实践中了解并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五)加强社团建设,夯实科技教育阵地
我区各学校在科学教育方面成立科幻画、小制作、机器人编程、小实验等创客社团,每周有固定的社团活动时间,有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设计、指导和服务。实践证明,我们利用学生社团把科技活动覆盖到每一个学生的做法行之有效,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做法,保证了科学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严管科技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竞赛活动管理
“双减”工作以来,我区按要求及时调整理顺管理体制,将“学转非”11所科技类机构移交区科技局管理。2023年4月起,区科技局启动了科技类培训机构重新准入工作,截至目前,共审批准入科技类机构17家,同时将教职员工、培训教材、保证金等纳入重点监管,确保科技类校外培训质量。6月份,我区制定下发《金水区教育系统开展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活动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各学校紧盯四项重点任务,严查各类违规竞赛活动、整治违规使用竞赛结果、严管全国竞赛活动名单、加强竞赛政策宣传引导,通过全校教职工大会、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宣讲专项治理工作精神和要求,安排部署排查和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