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3725734/2025-00222
  • 金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人大建议
  • 2025-07-07
  • 2025-07-11
关于持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治理力度的建议的答复
关于金水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B(2025)089号建议的答复

魏艳琴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治理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到的加强监管力度完善食品追溯体系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等建议,对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们高度赞同。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市场监管局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决策部署,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织密监管网格,筑牢安全防线

(一)构建分级分类监管体系。根据《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管理条例》,对辖区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动态风险分级管理,从低到高分为A级风险B级风险C级风险D级风险。不同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实施不同的监督检查频次,合理分配监管资源,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每年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和各类专项行动。

2024年度,按照上级工作安排,结合金水区食品安全实际情况,我局开展了肉类产品质量专项整治、特供酒和食盐专项整治,对重点区域学校及校园周边开展重点整治。2025年度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持续开展了肉类产品专项整治工作。

(二)强化靶向式飞行检查。坚持问题导向,以省市局开展体系检查与飞行检查为载体,结合监督抽检结果、通报情况、网络舆情及后续处置中发现的问题为主要线索,重点检查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合格产品处置整改和监管部门监管责任落实等情况,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三)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加强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的监管,自2024年度至目前,我局持续开展整治假劣肉制品工作,2025年度将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假劣肉制品工作以及食品抽检工作纳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问题及郑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工作,整治期间共计立案20起,办结15起,对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处理,形成有效震慑。

二、健全追溯体系,实现全程管控

(一)打造智慧监管平台。近年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金水区按照市局工作要求,先后推行了“溯本通”“豫冷链”监控平台,采集销售环节食品信息,加强对食品全程追溯。2025年省市局计划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试点开展电子“云票通”全链条信息化追溯试点,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销售环节索证索票难题。

(二)深化溯源责任落实。一是积极推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鼓励其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对其追溯体系进行检查,确保其追溯体系的有效运行。二是按照《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发挥承诺达标合格证在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中的衔接作用。督促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销售者进货查验要求,保障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来源可追溯。

三、提升检测效能,强化技术支撑

(一)推进便民快检服务。金水局通过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的形式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快检。在农贸市场、学校周边及商场超市等区域,以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和散装食品等为重点品种,采取为商户上门快检和设立流动检测点方便群众现场送检的形式开展食品快速检测活动,提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参与感,同时发挥食品快检车巡回灵活的优势,在辖区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人流量大的区域开展食品快速检测,提供食品安全保障。2024年度至今,共计开展食品快检5742批次,快检合格食品5658批次,合格率达到98.5%,对筛查出的问题食品均已开展核查处置。

(二)优化监督抽检体系。结合金水区实际,制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采取常规抽样和网购抽样两种方式开展抽样,对辖区内肉蛋奶、蔬菜、水果、水产品和畜禽肉等食品开展监督抽检,主要对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场所开展抽样,对辖区内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区域以及百姓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种开展抽检,充分发挥食品抽检在日常监管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对监督抽检结果进行公示,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及时开展核查处置。2024年度至今,已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5719批次,合格5486批次,合格率达到96%

四、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内生动力

自《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第60号令)实施以来,我局通过专项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推动企业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指导企业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架构,制定个性化风险清单,切实将主体责任转化为企业内生管理动力。

(一)加强培训教育。组织对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倒逼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加强食品销售业态“四化”建设指导,通过“豫食考核”APP、“食安学堂”APP和“特食考核”APP对食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开展线上培训并通过线上考核把控培训效果,解决组织培训和测试并留存工作记录等难题。

(二)完善信用监管。通过国家信用监管系统记录企业的食品安全状况和违法违规行为,对信用良好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表彰奖励,对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罚。

五、深化教育培训,提升共治水平

(一)加强科普宣传。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结合12315专题宣传活动、食品安全进校园、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在辖区学校、居民楼院、文化广场、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组织开展知识讲座、专题培训现场咨询以及“你送我检”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从食品选购、食物储藏、食品制作、就餐场所、维权意识等多个方面详细讲解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辨别真伪能力和自我保护技巧。注重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及时反馈食品安全舆情的调查处理情况,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避免造成负面影响。建立信息公示制度,依法在门户网站上公布食品安全质量监测信息、食品安全案件信息等,进一步加强消费提示、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

(二)鼓励公众参与监督。为了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推动社会共治,依据《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受理社会公众举报属于其职责范围内的重大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结案后给予相应奖励。为进一步畅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集中用餐单位内部举报渠道,鼓励引导食品从业者及相关人员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各有关部门,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持续强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切实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衷心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郑州市金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77

主办单位: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16号 邮编: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