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红霞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街道精细化管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建设情况
基本建设情况。在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指导下,我区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建设标准、创新机制体制,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立健全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构建起了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国家一级图书馆1个、17个街道综合文化站、188个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到100%全覆盖,基本形成辖区“十五分钟文化圈”。积极推进体育馆和室外体育活动广场配套设施安装,在体育馆设置篮球、游泳、武术、舞蹈等项目。兴建体育活动广场,设置篮球、乒乓球、毽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建设社会足球场或多功能运动场,建设体育公园,利用辖区空闲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人才保障。目前,我区文化部门已基本实现年轻化、专业化的合理人员配置。全区每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有1-2名在编工作人员,每个社区、行政村都配备1名专兼职文化管理员。辖区共有文化志愿者团队70余个,文化志愿者3240余人。通过举办全区文化队伍培训班、基层图书馆分馆业务培训班、文艺骨干培训班、文化团队培训等活动,积极培育基层文艺人才,切实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的综合服务能力。
二、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创新服务方式
着力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文化惠民品牌。打造“金水群众文化艺术节”。每年在整合辖区优质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推出系列精品文艺文化活动,共计六大类20余项,吸引近百个文艺团体、千余支文艺小分队、上万名文艺爱好者积极参与,累计惠及群众多达200余万人次。免费开放公益培训课程。我区从2012年起开始进行免费开放培训,逐步形成了免费培训“走出去”、专业培训创“精品”“专项”培训成亮点的培训体系。至今共免费培训2036个班次,目前开设有民族舞、芭蕾舞、国画、合唱、快板、剪纸等30余种课程,深受辖区居民好评。“送文化进基层”惠及全民。金水区文化志愿者“送文化进基层”演出作为金水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活动开始举办以来,获得了2018年全省优秀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和2019年郑州市优秀文化志愿服务项目。2021年至今,共在全区17个街道办事处演115场。除了面向普通群众,还针对老年、少儿、农民工、残疾人等开展专项演出。并结合“六·一”“八·一”“十·一”和重阳节等重要节庆日,开展慰问留守儿童、军民联欢、慰问敬老院等专场演出,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金水的文化惠民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公共文化经费投入短缺。目前,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政府有限的资金不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实际需要,造成公共文化建设发展动力不足。
(二)公共文化产品内容不够丰富。虽然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达到全覆盖,但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没有很好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创新性不够强,市场化程度不够高,不够吸引群众的眼球,致使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三)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基层文化骨干队伍的年龄趋于老化,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专业水准落差很大。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的能力不足,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很难有所创新。
四、努力方向
接下来,我局将再接再厉、乘势而上,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补充基层文化服务功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均等化,建好“家门口的文化客厅”,让辖区每一个老年居民都能均等地享受各种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提升辖区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推动全市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