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沙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中小学生校园食堂使用新鲜食材”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禁止或严控预制菜大量进入校园、从源头抓起保证食堂食材新鲜、强化监督检查的建议,与当前教育部门推进的食品安全管理方向高度契合。近年来,我局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高站位安排部署压实责任
区教育局坚持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校园餐中严禁出现预制菜,2025年春季开学至今,召开全系统食品安全推进会3次,组织参加食品安全、膳食营养培训会3次。二是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食品安全专班,陆续印发17项食品安全制度性文件,采取定期汇报、定期检查、定期总结的形式,突出抓好有实质性问题线索的查摆,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力量到位、措施到位、效果到位“五个到位”。三是牢牢抓住各学校“第一责任人”,特别是书记、校长,通过个别谈话、集体约谈、督促整改等方式,全面落实校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全面提升思想站位,增强抓好“校园餐”工作的决心、意志与担当。
二、加强食材采购管理
制定了《金水区校园餐日常监督管理办法(试行)》(金教〔2024〕62号)、《郑州市金水区学校自营食堂校园餐食材供应质量管控机制(试行)》(金校食深改组〔2024〕2号),明确各学校食材采购必须选择具备资质的正规供应商,建立食材商准入、退出制度,严禁采购不合格食材。推动学校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学校食堂运营企业,全程公示招标流程及结果,要求各学校在食堂公示栏公示“区教育局膳食监督电话、邮箱”,接受全体家长监督。建立食堂承包企业“黑名单”制度,每学期开展全系统资质复审,对存在安全隐患或不良记录的企业坚决清退,并将其纳入信用监管体系,禁止参与我区学校供餐项目。
三、优化食材配送与储存
针对食材配送时效、储存环境等关键环节,我局强化流程管控,确保全链条安全:
一是规范配送流程与标准。要求供餐单位严格执行要求,明确生鲜食材配送时间,配送过程中随车携带监测记录仪器,学校建立书记、校长在内的微信五级责任人群,每天验收人员将验收照片,签字的验收单随时发群内,验收时同步核查食材品质、包装及检测报告。二是规范食材储存与管理。推动辖区学校食堂储存规范化和标准化,完善温湿度监测系统,辖区内所有学校食堂主副食库必须安装温度、湿度计每天由专人进行检查、记录。严格落实食材规范分类存放、先进先出、定期清查。
四、建立严格监督机制
我区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立体化监督体系:
(一)强化部门联动与技术监管
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委、金水公安等多部门4月9日—11日,对我区九所学校一所集体配餐的单位的中央厨房(禾豆坊)进行春季校园食品安全大排查。
2025年春季开学后,按照机关科室分包学校原则,围绕开学前食品安全检查和“校园餐”突出问题,开展全系统自查整改和科室分包人员督导检查。食品安全专班每周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学校和校外配餐企业中央厨房抽查。截至目前,已检查39校/次和2轮5家校外配餐企业中央厨房,并制发5封风险提示函。
(二)落实多元参与监督制度
智慧平台监管工作:推动“校园餐”食品安全平台监管工作。建成“金水区数字化食品安全平台”每周组织辖区277所公办、民办学校、幼儿园按时在平台上传食材票证、检测报告、校长陪餐、食品留样等项目,目前已顺利完成十次上传任务。建立“校园餐膳食家长监督委员会”,定期组织家长代表参与日常陪餐、食堂卫生检查、饭菜质量满意度测评等活动,每学期结束收集整理家长提出的改进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整改提升。
五、严惩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我局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共同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每年组织学校与教育局,学校与供餐企业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承包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在日常抽查中发现“校园餐”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对学校领导和经营企业进行约谈,限时整改并向教育局提交整改材料。发现有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线索及时移送市场监管部门,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推进“智慧监管”升级,尽早实现全区学校食材溯源系统全覆盖,确保问题食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二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将饮食健康和膳食营养知识纳入校本课程,每学期开展“食品安全开放日”活动,引导学生养成科学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