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79389/2025-00029
  • 金水区教育局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2025-08-29
  • 2025-08-29
关于保障初中生体育活动时间建议的答复
对金水区第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B163号建议的答复

郜鸿雁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保障初中生体育活动时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金水区教育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一、保障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时间

一是明确课程时间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鼓励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小学1—2年级每周体育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体育3课时,金水区严格要求和指导学校落实好体育课时,保障体育课和校内活动时间。

二是加强正面引导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合理安排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我们将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家校共育,营造学生良好体育锻炼氛围。

二、丰富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形式

一是聚焦“教会”。严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的“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要求,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改革,聚焦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按照课程标准开展体育教学,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带领校园篮球、排球、啦啦操等项目共同开展,定期组织体育学业质量测评,抓实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二是聚焦“勤练”。率先在全省实行每天两个大课间制度,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学校结合体育特色项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特长等因素制定大课间活动内容,并定期优化调整,通过练习巩固帮助学生体育技能掌握。2024年11月,金水区教育局承办全国中小学落实每天两个大课间体育活动暨新兴体育项目进校园现场观摩交流会,4所学校进行大课间现场展示,金水区学校体育工作在大会进行经验分享。

三是聚焦“常赛”。深化竞赛体系改革,广泛开展班级、校级、区级联赛,并不断完善联赛制度。辖区各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定期组织班级联赛,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运动会和体质健康达标运动会,区教育局常态开展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比赛,并推荐优秀队伍参加上级体育竞赛活动。在郑州市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比赛中,金水区夺得237枚金牌、128枚银牌、110枚铜牌,总积分4352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总积分均位列各参赛代表团第一。

三、完善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师资培训配备。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着力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统筹整合资源,多措并举配齐配好体育教师队伍,在教师招聘中引进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担任体育教师,制定《关于组建金水区学校体育发展联盟的实施意见》,通过各联盟校间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研讨、竞赛体系构建等,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改革。

二是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学校按规定配齐配足体育器材设施,各中小学校依据规划均建设有塑胶运动场地,有条件的学校配套有室内体育场馆。受人均运动场地面积的影响,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错时体育锻炼、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租赁附近体育场馆等方式,最大力度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保障。

三是做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定期组织体育学业质量测评,依据《关于做好郑州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指导辖区各初中开展好七、八年级体育过程性评价和九年级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激励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聚焦“教”“练”“赛”,依据体育课标和教材上好体育课,持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推进体育品牌项目建设,保障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主办单位: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16号 邮编: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