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伟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我区现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使用效率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金水区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建设标准、创新机制体制,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立健全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构建起了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国家一级图书馆1个、17个街道综合文化站、188个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个城市书房,基本形成辖区“十五分钟文化圈”。全区每个街道综合文化站都有1-2名在编工作人员,每个社区、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都配备1名专兼职文化管理员。
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行情况
1、免费开放。按照《河南省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标准》要求,我区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行免费开放,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36个小时。为更好适应群众的需求,我区提倡有条件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行错时开放,提高利用效率。
2、场馆设置。按照《河南省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标准》要求,我区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均设置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数字资源室、多功能教室等,用于各类服务的开展。
3、活动开展。2023年以来,依托“金水群众文化艺术节”,每年在整合辖区优质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推出系列精品文艺文化活动,共计六大类20余项,吸引社区近百个文艺团体、千余只文艺小分队、上万名文艺爱好者积极参与,累计惠及群众多达200余万人次。
4、服务配送。为提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服务效能,我区文化部门从实际出发,依托区文化馆开展免费开放公益培训课程。我区从2012年进行免费开放培训,逐步形成了免费培训“走出去”、专业培训创“精品”、“专项”培训成亮点的培训体系。截至2024年6月共免费培训13540个班次,目前开设有民族舞、芭蕾舞、国画、合唱、快板、剪纸等30余种课程,深受辖区居民好评。
5、宣传推广。为有效解决群众线上文化需求,提高公共文化场馆的知晓率,我区于2020年11月建设完成区级公共数字文化平台——“金水文旅云”。截至目前,“金水文旅云”平台访问总量达到168.24万人次,平台用户总数260369人,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23028人,公共文化场馆资源129个,全部可实现在线预约。累计发布各类文化信息5771篇,累计发布各类文化活动3601场,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
三、工作努力方向
综上所述,我区目前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较完善,服务项目和服务水平达到基本要求,但离群众心中的期望还有些差距,具体表现在:公共文化经费投入短缺、公共文化产品内容不够丰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等等,下一步,我区将从以下几点加以改善提升:
一是定期开展群众需求调研。除了日常要求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立健全群众反馈机制外,今年6月份,我区通过“金水文旅云”组织开展了2024年上半年金水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满意度达94%。
二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使用问题专项整治。为进一步提升全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全力整治我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存在闲置浪费、未发挥作用等问题,今年7月-8月,我区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做到摸清家底、找准症结,为下一步整改提高,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开展多元化的文化服务。为解决群众多元化需求,我区推出了郑州“星光”市民艺术夜校金水分校系列课程。
夜校春季班于2024年4月—6月共开设6个课程,每节课8节共计42节。课程内容包括传统编发、传统插花、传统绳结技艺非、街舞、瑜伽和拉丁舞,为18至55岁的上班族提供了量身定制的艺术普及课程和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夜间文化生活,也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率。接下来夜校秋季班也将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学员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更加注重学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接下来,我区将再接再厉、乘势而上,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提升基层文化建设水平,补充基层文化服务功能,建好“家门口的文化客厅”,让辖区每一个居民都能均等地享受各种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提升辖区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同时也希望委员能继续关心我们的工作,给我们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