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5795450/2024-00047
  • 金水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 政协提案
  • 2024-07-11
  • 2024-07-25
关于切实推进美育工作的建议的提案的答复
关于金水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15号提案的回复

肖陶然委员: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推进美育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我区非遗保护结合美育工作开展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截至目前,我区已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7项。其中省级项目9项,省级传习所2个;市级项目15项,区级项目33项;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人,区级传承人6人。目前我区有2个省级传习所(朱氏古建筑彩绘传习所、高浮雕传拓技艺传习所)、5个市级传习所(金水区升科剪纸传习所、黄氏中医儿科传习所、彭世传统修脚术传习所、捏骨正筋传习所、亦乐斋古琴展示馆)。1个国家级传习所(2016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金水区文化馆设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李仁清传习所。)

金水区文化馆目前有3个非遗展示馆。分别为剪纸体验展示馆、古琴体验展示馆、高浮雕传拓技艺主题展厅。各展示馆一般分展示厅、创作室和体验室三部分,是体验、互动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展示馆。每年暑假期间联合各展厅开展美育课程,如剪纸课、古琴课、拓片课等,课程设计结合传统技艺注重实践与体验,鼓励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和学习,旨在推广美育教育,丰富孩子们的艺术生活。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民俗文化艺术,我们联合金水区多项非遗项目传承人、辖区民间民俗艺人共同创办金水区非遗艺术展演团,主要汇聚剪纸、纸雕、泥塑、面塑等艺术形式。并开展每年十余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展演活动。金水区非遗艺术展演团自2015年3月成立以来,利用“非遗”在校园、在社区为载体,积极拓宽“非遗”传播渠道,培训“非遗”传承后续人才,通过传统节日、重大活动进行“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课程培训,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每年展演团都在辖区内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活动10余场,汇集及串连金水区非遗项目包括剪纸、香包、面塑、纸雕、糖画等省、市、区级非遗项目,涵盖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门类。

此外,开展“非遗+研学”,体验沉浸式非遗传承。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8月在金水区文化馆开展了“走进非遗 感知传统”非遗研学活动。本次研学活动内容有“传统文化探秘-剪纸非遗研学活动”、“追古传金-拓片非遗研学活动”两部分共开展四期。作为一种融合了学习和体验的教育形式,非遗研学活动通过亲身参与,让参与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让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技艺,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美育教育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社会交往能力。今后,金水区将进一步深挖文旅研学资源,陆续开展各类研学体验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更多地学习、了解、掌握具有金水特色的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课程内容之中,持续推广非遗在美育工作的覆盖面。

主办单位: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16号 邮编: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