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5795450/2024-00048
  • 金水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 政协提案
  • 2024-07-11
  • 2024-07-25
关于设立非遗技艺青少年创新联合实验室,推进我区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建议的答复
关于金水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24号提案的回复

王东霞委员: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设立非遗技艺青少年创新联合实验室,推进我区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设立非遗青少年创新联合实验室,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举措,旨在鼓励和培养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同时又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由于经费场地不足等问题,我们目前无法开设非遗技艺青少年创新联合实验室,尽管我们面临经费有限的困境,但我们仍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合作伙伴的支持,在有限资源下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演、“非遗进社区、进校园”展演、非遗免费培训、“非遗+研学”等活动,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非遗技艺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开展丰富活动,为非遗传承推广增添蓬勃活力

一是非遗项目专项培训成果显著。自2015年起,区文化馆根据群众文化需求,特邀非遗传承人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免费培训课程。截至目前,累计开展1300多个班次,参与学员2万余名,涵盖沈氏摔跤、剪纸、面塑、纸雕、古琴、中国结等十余项非遗项目。许多学员在学习后能独立创作出优秀非遗作品,并自发成立了金水区钰苑手工艺术团,定期举办各类展演展示活动,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为推动我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深受欢迎。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每年开展十余场“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组成展演团深入社区、广场、中小学校,通过非遗作品展示、技艺演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向市民传播非遗技艺,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120多场。联合南阳路第二小学,每周开展一场非遗项目课程,目前已开展剪纸、埙、中国结、传拓、纸雕、面塑6类培训课程50余节,获得热烈反响。同时,还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金水区文源小学等校园内开展非遗专题展览。通过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非遗进课堂”、专项展览等形式,激发了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丰富多彩。每年6月,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在全区举办一系列推广宣传活动。活动汇聚了全区非遗项目传承人,通过市集展示、现场技艺传授的形式让市民一次就可看到全区非遗精品。同时在全区各个非遗传习所、展馆同步开展展览、雅集等体验活动,进一步增强公众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参与。

二、开展“非遗+研学”,体验沉浸式非遗传承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8月在金水区文化馆开展了“走进非遗 感知传统”非遗研学活动。本次研学活动内容有“传统文化探秘-剪纸非遗研学活动”、“追古传金-拓片非遗研学活动”两部分共开展四期。作为一种融合了学习和体验的教育形式,非遗研学活动通过亲身参与,让参与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让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技艺,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后,金水区将进一步深挖文旅研学资源,陆续开展各类研学体验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更多地学习、了解、掌握具有金水特色的传统文化,让非遗手工技艺代代相传,使非遗变得更加触手可及,增加文化传承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主办单位: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16号 邮编: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