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紫盈委员: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金水区文化市集特色化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城市IP打造
(一)文化资源丰富
1、历史文化遗产:金水区拥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7处,非国有博物馆7家,馆藏文物32000余件(套),非遗项目57个,非遗传承人46人,非遗传习所(展示馆)7个。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城市IP的打造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2、特色文化街区:金水区拥有省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街区8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空间1个(优享文创空间)。以农科路酒吧休闲一条街、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街区为代表的特色街区,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成为城市IP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街区已经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该项目通过对工业遗址的创意改造,将老郑州的记忆与现代文旅体验相结合,成为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地点。其独特的工业风和怀旧氛围,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探访,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IP。
二、非遗市集亮点
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每年开展十余场“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组成展演团深入社区、广场、中小学校,通过非遗作品展示、技艺演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向市民传播非遗技艺,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130多场,并进入十里铺、东风路地铁站开展两场。联合南阳路第二小学,每周开展一场非遗项目课程,目前已开展剪纸、埙、中国结、传拓、纸雕、面塑6类培训课程60余节,获得热烈反响。同时,还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金水区文源小学等校园内开展非遗专题展览。通过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非遗进课堂”、专项展览等形式,激发了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关于文化集市未来展望
我们将进一步系统分析金水区及周边消费人群结构、消费习惯、文化偏好,识别核心客群及其需求痛点。避免“大而全”,鼓励打造“小而美”的特色主题集市。例如:以金水区文化馆为依托的金水非遗市集、以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街区的城市青年创意市集、以各大书店、图书场馆为主的阅读生活节市集、以各大商圈为首的周末亲子艺术乐园市集,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一是深挖金水文化,打造金水IP。将集市作为金水历史文脉、城市精神、社区故事的生动展演平台,通过场景营造、互动体验、导览解说等方式,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沉浸感。
二是超越“摆摊卖货”,强化体验式消费。增加工作坊(DIY、非遗体验、艺术创作)、小型演出(街头艺术、本土乐队、戏曲片段)、文化沙龙、主题展览、沉浸式互动装置等业态比重,延长消费者停留时间。提升满意度。
三是积极构建新媒体营销矩阵。利用短视频、直播、公众号平台,持续输出高品质内容,制造话题,吸引流量。结合传统节日,金水特色赛事、季节主题等,策划大型主题活动,制造热点,吸引媒体关注和客流。
我们将积极研究采纳提案中的宝贵建议,协同各方力量,共同推动金水文化集市向特色化、品质化、品牌化方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