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萍委员: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举办全国青少年书法绘画比赛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举办全国青少年书法绘画比赛,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举措,举办此类比赛,不仅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与艺术潜能,还能极大提升金水区的文化影响力。然而,由于金水区暂不具备举办全国比赛的资质、经费不足等问题,我们目前无法举办全国青少年书法绘画比赛。尽管我们不具备举办全国比赛的条件,但我们仍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合作伙伴的支持,在有限资源下开展“暑期儿童培训课程”“非遗进校园”展演、非遗少儿免费培训、“非遗+研学”等活动,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及艺术的兴趣与热爱,激发出青少年的创造力与艺术潜能。
一、开展丰富活动,培养青少年对艺术的兴趣与热爱
1.开展少儿培训,为青少年提供艺术学习空间
文化馆邀请省、市知名艺术教师、重点艺术院校毕业学生、非遗传承人等组成志愿者教师团队,利用暑期,在馆内开展了拉丁舞、剪纸、古琴、高浮雕传拓、绳结、朗诵、绘画、书法共8个种类适青少年的公益培训课程。7、8两个月共32个培训班次,参与学员120余人。今后文化馆将继续积极听取群众心声,根据市民所需及时调整课程机构,满足青少年的艺术学习需求。
2.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课堂”,让青少年学习传统艺术文化。
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每年开展十余场“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组成展演团深入社区、广场、中小学校,通过非遗作品展示、技艺演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向青少年传播非遗技艺,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120多场。联合南阳路第二小学,每周开展一场非遗项目课程,目前已开展剪纸、埙、中国结、传拓、纸雕、面塑6类培训课程50余节,获得热烈反响。同时,还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金水区文源小学等校园内开展非遗专题展览。通过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非遗进课堂”、专项展览等形式,激发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开展“非遗+研学”,体验沉浸式传统文化艺术传承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传统艺术的知识,8月在金水区文化馆开展了“走进非遗 感知传统”非遗研学活动。本次研学活动内容有“传统文化探秘-剪纸非遗研学活动”“追古传金-拓片非遗研学活动”两部分共开展四期。作为一种融合了学习和体验的教育形式,非遗研学活动通过亲身参与,让参与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让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技艺,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积极参加省市文旅、教育厅开展的少儿书画比赛
为丰富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推动青少年艺术普及,金水区文化馆组织青少年积极参加由省市文旅、教育、宣传等主管部门主办的各种青少年书画比赛,其中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黄河谣 华夏源——第十届河南省少儿文化艺术展演郑州选拔赛”,参展作品共40余幅,由金水区文化馆宣传收集,初步筛选后统一交给郑州市文化馆,最终有19幅作品入选。通过比赛,增强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刺激青少年对艺术的创作热情。
三、下一步改进方向
今后,金水区将进一步丰富青少年艺术活动,陆续开展各类美术、书法及非遗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积极配合省市文旅、教育局等各主管部门开展的青少年书画比赛,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更多地学习、了解、掌握具有金水特色的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的艺术创作热情,为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文化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