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1) 做好市、区两级企业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服务、登记以及退休人员的数据摸底工作。根据接管的退休人员的不同环境,建立相应的基本信息数据台账:做好退休人员区域流动及一地资格认证的手续办理工作;
(2) 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资格的认证工作,建立科学有效地养老金防冒领机制;
(3) 积极开展对企业退休人员,尤其是特殊退休人员的日常走访及抚慰帮困工作,建立家访登记台账、探访慰问台账、吊唁台账;
(4) 收集、整理亡故退休人员的相关社保手续,协助其家属做好丧葬补助费贺遗属津贴的申报工作,建立死亡台账;
(5) 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及各项查询服务,建立来访人员政策咨询台账;
(6) 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建立日常文体活动台账;
(7) 做好日常信息及各类报表的上报和数据录机工作;
2. 城镇就业工作:
(1) 统计辖区下岗失业人员,了解其就业愿望与需求,尤其是对“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愿望与需求要重点了解并建立台账,为其提供三次免费就业介绍服务,帮助其实现再就业。
(2) 对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就业帮扶工作,随时掌握下岗、失业人员的动态变化,详细了解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失业信息,及时对其进行政策咨询、财政补贴、推荐就业岗位和上门服务的实质性帮扶互动;对有就业愿望和就业需求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特别对特殊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要重点帮扶;
(3) 建立辖区就业工作各类台账,电子台账、数据录机要和手工台账同步录入,内容务必一致;
(4) 收集辖区内各类用工单位的用工信息,空岗信息并建立台账,针对特殊就业困难群体开发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岗位;
(5) 《就失业登记证》的等级、办理、审核及发放;
(6) 小额担保贷款的登记、季报、审核及到期催收;
(7) 及时准确上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各类报表。
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1) 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宣传教育工作;
(2) 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登记台账。做好求职登记。个人转移登记表、岗位开发和用工信息登记表、技能培训人员花名册、初中未升入高中及高中未升入大学人员花名册、辖区内培训机构花名册、外出务工人员花名册、困难就业人员花名册等八类台账;
(3) 做好转移就业微机录入工作,手工台账与微机录入内容一致;
(4) 日常工作:一是负责辖区用工企业的接洽,做好岗位登记;二是摸清底数,掌握村民未出务工情况就业、培训需求等基本情况;三是对辖区内的转移就业困难人员定期走访,重点帮扶,建立特困人员帮扶台账,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台账;四是做好事业登记、就业推荐、政策咨询及宣传、岗位开发等工作。
4. 劳动监察工作:
(1) 宣传劳动保障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协助上级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察;
(2) 协助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专项执法活动;
(3) 对所负责的网络内用人单位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并及时向上一级网络回馈;
(4) 按网络调查的要求,制定信息采集计划并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做好预约安排和调查日程记录;
(5) 根据劳动监察部门的要求,实地调查辖区用人单位的用工信息,负责建立本辖区内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和基本信息数据库,实行“一户一档,一路一册”;
(6) 对用人单位特别是建筑行业重点进行监控,严厉打击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7) 按时完成数据统计报表和劳动监察部门安排的其他专项工作。
5.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中:
(1) 熟练掌握居民医保相关政策,能够解答居民提出的有关参保、缴费、就医、享受报销待遇等问题;
(2) 熟练掌握居民医保相关流程,熟练操作居民医保信息系统。录入参保人员信息准确无误,及时确认参保审核信息;
(3) 对居民的参保材料要规整存档,按时上交参保制卡所需材料,及时发放医保卡,按时送交低保人员参保审核材料;
(4) 掌握本辖区内居民参加各类医保情况,及时了解应参保人群的基本情况;
(5) 做好辖区内已参保居民的续费宣传工作。
6.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1) 熟悉和掌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负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咨询、宣传、组织、发动工作,动员村民积极参保;
(2) 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了解辖区各行政村民人员年龄结构情况,掌握应参保和已参保人员的基本情况;
(3) 负责参保人员参保资格的初审和参保资料的收集,及时录入参保信息;
(4) 做好享受退休人员的年度工作。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 做好新农合德政策、待遇宣传、咨询工作;
(2) 组织好新农合筹资工作罗,做到不漏登、不重登,将变动人员信息及时准确录入微机;
(3) 做好新农合外伤调查工作,做到及时、真实,不瞒报;
(4) 做好每年大病求助的申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