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精神,根据中央文明办关于把“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工作情况纳入《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办实际,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为主题,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大力传播“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志愿服务理念,精心部署,广泛发动,围绕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广泛开展网上传播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
二、活动主题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
三、活动内容
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展开,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浓厚氛围为主线,围绕精神文明建设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传播活动。
1.广泛开展学雷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以“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为主题,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以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动员组织广大志愿者开展“续写雷锋日记”活动,以博客、微博等形式,记录和交流自己以及周围人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事迹和体会,大力传播“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志愿服务理念,推动学雷锋的实际行动和常态化。
2.广泛开展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每月2日至25日期间,登录中国文明网和河南省文明风网站,为“身边好人”候选人投票。
3.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各单位要组织志愿者围绕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点,结合各种宣传文化资源,主动策划具有本单位特色的传播活动,充分展示单位文明风采。各文明单位(学校)的志愿者要建立所在单位的博客或微博,作为展示单位文明建设的窗口。
4.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组织网络志愿者运用网络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等,展示本区、本系统、本单位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的情况。
5.其他热点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针对群众关注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热点问题,开展重点传播活动。各志愿者要结合所在单位特性和个人特点,积极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传播。具有相似工作特点或相同趣旨的志愿者还可结成特色志愿团,结队开展各种专项文明传播活动。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队伍建设。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不同于一般性志愿服务工作,政治性强,责任大,要求高,需要加强组织协调,保证工作效果。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要热心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要主动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及时了解掌握工作动态;要熟悉网络宣传规律,善用网言网语,熟练运用各种网络手段,积极传播文明风尚。
2.建立考核机制。办事处将每月对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提供稿件、撰写评论、传播内容、参与讨论等情况进行统计,评选表彰优秀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并将该项工作纳入文明单位考评内容。对不执行相关规定、长时间不参与文明传播活动或达不到工作要求的志愿者,将实行退出机制,取消其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资格,并向单位通报。志愿者所在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它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支持网络志愿者开展工作,根据志愿者工作实际,提供电脑、网络等工作条件,以便志愿者开展工作。
3.拓展工作领域。网络志愿者开展网上传播文明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利用博客、微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位志愿者均须在中国文明网中开通博客,加入网站博客频道的文明博客圈,就共同话题展开讨论和传播。要围绕传播文明、引领风尚的主题,配合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撰写博文,博文至少每周更新一次。除原创文章外,志愿者还可转载其他来源的优秀内容,尤其注意转载中国文明网推荐的优秀内容,帮助扩大文明网的影响。每位志愿者至少开通一个微博(腾讯微博或新浪微博),积极发展自己的社交网络,组建微博圈子,动员其他人员参与文明讨论。在个人微博积极撰写原创微博,注意把握写作和传播技巧,吸引粉丝收听自己的微博内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文明、引领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