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2016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文化路街道紧紧围绕全区“实现两个率先、领跑中部城区发展”的总目标,坚持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促提升,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6年各项工作运行情况
(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2.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866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995元,同比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250万美元,同比增长2.4%;引进省外资金1亿元,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商务楼宇面积达到132万余平方米,年缴纳区级税收达11451万元,其中,千万元以上楼宇3幢,百万元以上楼宇21幢,总部企业数量达到28家。各项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入中高速稳步增长阶段,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2016年,街道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二)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项目建设呈现新亮点。2016年,辖区17个省、市、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共完成年度投资62.2亿元;金水万达、兰德国际广场等4个重点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坚持将促进消费作为加快发展的持续动力,鼓励企业在商圈和特色街区发展中出台系列措施,全年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亿元,同比增长4.3%。农科路酒吧一条街已入驻酒吧餐饮企业100多家,年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年客流量达200多万人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花园路丹尼斯、大商新玛特、国贸360购物广场等商圈经济,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已成为郑州市一张“新名片”,区域带动效应逐步扩大。2016年,街道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工作先进单位、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先进单位、“强投资”工作先进单位。
(三)城市建设工作推进顺利。胜岗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办理完成土地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安置房全面开工建设,在建的11栋安置楼,1号、12号、13号楼已封顶,7号、9号、10号、11号楼已建至26层,剩余4栋均已建至地面15层。东关虎城中村改造项目,已进场开挖基坑,户型选定工作已结束,正在办理控规修规。片区改造部分,剩余26户,正在加紧对接。第361街坊片区改造项目,公共单位部分已全部拆除,剩余户正在签订协议,控规手续已上报市规划局。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红线内拆除工作已全部完成,已拆除12.3万平方米,完成率达97.6%。
(四)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稳步推进。大力开展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整治工作,通过公安交警、城管执法、巡防联防等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对国企中心、国贸360购物广场、关虎屯生活广场等人车密集地段进行重点整治,清理乱停乱放非机动车辆2116台,拖移违法占道机动车辆270余台。通过多方协调辖区单位和企业,新划设非机动车停车位16300个,完成机动车新建停车场任务5个,新增机动车停车位4360个,不仅做到了还路于民,还有效改善了辖区道路拥堵状况,城区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不断深化联合执法形式,建立了以网格化“巡查、劝导、治理”为辅,日间和夜间“分时段、定路段”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为主的长效管理机制,重点治理占道经营、小广告乱发乱贴、垃圾乱堆乱放等现象,市容市貌显著提升。2016年,街道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连续多次在全市排名前三。
(五)城区环境优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严格落实7个100%、“六个到位”和“两个禁止”工作要求,重点整治东关虎屯、胜岗、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等12个存在扬尘情况的工地。对所有工地分别采取路面硬化、灰网覆盖、播撒草籽等措施进行整治,并实施“网格巡查、社区督查、零点夜查”的监管机制,有效遏制了工地扬尘。加大污染源排查工作,重点对露天烧烤进行了专项治理,督促指导辖区餐饮行业安装油烟净化装置,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管理台帐。加大黄标车整治力度,排查并报废车辆21辆,灭失35辆,完成黄标车补贴发放180100元。较好地完成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城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六)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网格化管理平台共排查各类问题6668起,解决问题6351起,处置率达95.2%。大力推进各科室、社区及下沉部门和辖区公共单位网格融合,推行网格长AB岗制度和协管力量整合,定期组织公安、食药、工商等职能部门多方联动,集中开展了“三非”问题的大排查、大整治活动。街道网格化管理联动指挥中心运行以来,网格信息、数字化管理、网络舆情、技防监控均实现动态化管理,各类问题统一受理、集中研判、及时交办、限时办结,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辖区内道路坑洼、井盖破损、围墙隐患、线杆倾斜、餐饮安全等一大批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辖区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2016年,街道被区委评为“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工作先进集体。
(七)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积极应对城市拆迁改造、农民工讨薪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坚持领导接访、矛盾排查化解和信访联席会议等制度,妥善处置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共接待群众来访160余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30件,调处成功率达到100%。加强电动车集中充电桩安装和使用等管理工作,全年共检查公共单位、楼宇企业、购物商场、娱乐场所等1518家,消除事故隐患28起,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强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事件,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法轮功”和“全能神”等邪教组织,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2016年,街道被金水区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八)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持续加大民生工作投入,已完成“三级三类”居住区级便民服务中心选址2处,分别位于东关虎屯片区改造项目和第361街坊片区改造项目。目前,两处便民服务中心均处于初始设计阶段。就业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就业再就业2529人,完成任务的10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深入开展计生优质服务,积极落实优待抚恤政策,为140名各类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49.7万元。便民服务方面,全年共组建了11个片医服务团队,已建成6个社区托老站,6个社区残疾人康复站,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便民服务设施,规范和整合各类便民生活服务网点726个,全年共为辖区居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2万余次,辖区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和快捷。2016年街道被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被评为郑州市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
(九)党建工作展现新局面。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各社区建立了“街道、社区、网格、楼组”四级党建网格,以“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网格自治、各方协作”,逐步带动基层党组织建设走向深入。同时,按照区委统一安排,深入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和组织作风保障。制定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开展了“两学一做”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开展了庆祝建党95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演出得到了上级党委、辖区各级党组织和区领导、老党员等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2016年,街道获得金水区“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知识竞赛三等奖。
(十)宣传及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开展了“创文明城市,建文明单位、做文明市民”等专题活动,“爱心志愿者服务、帮扶救助救残”等公益性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多个报刊媒体的大力宣传。舆情信息和网络监控等工作,全年共办理网民诉求、市长热线、区长热线及市区ZZIC交办件共计90起,通过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主动采取有效措施,顺利处置了36起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处置率达到100%。全年共完成市级以上媒体新闻报道537篇,其中,两报报道41篇,其他报刊80篇,网站363篇,电(视)台53篇,《金水时讯》46篇,政府信息173篇,进一步增强了街道对外影响力,提高了街道知名度,树立了街道良好形象。2016年街道博物院社区被郑州市人民政府评为郑州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社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投资领域和投资主体增长后劲不足,部分项目存在重拆迁、后续建设延期现象;二是地方一般性财政收入85%主要来自房地产业,2016年5月份以后,营改增对街道税收有较大影响。三是持续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还比较重。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2017年,街道将紧紧围绕市委“四重点一稳定一保障”工作格局和区委“一二三四五”的发展路径,突出“四大战役”、突出区重点工作、突出特色和亮点,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
(一)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产业体系完善上,加快商贸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强金水万达中心、建业凯旋广场等商贸项目辐射力,着力培育一批高档特色功能楼宇,形成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为主攻方向,突出发展金融服务、电子信息、创意设计、生物科技、服务外包和楼宇总部主导产业体系。
(二)以重大项目为引领,积极发挥投资带动作用。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提升项目建设水平,策划一批、推进一批、实施一批、建成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力量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尽快实现投产见效。签约项目抓推进,加快推进建业凯旋门等13个续建重点项目,力争2017年实现正弘数码港四期、建业凯旋广场等5个项目的竣工创收。
(三)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强力推进城市改造进程。加快推进胜岗城中村改造项目安置房建设,力争2017年9月完成安置房建设;加快完成东关虎屯村片区改造项目拆迁收尾工作,完成修规编制,力争2017年上半年安置房建设工作出正负零;完成第361街坊片区改造项目剩余户征收程序,并启动安置房建设工作,力争2017年上半年,完成土地挂牌公示。
(四)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实施绿地提升工程,充分利用辖区有限土地资源,实施绿地绿化工程,提高绿地和绿化率;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力度,确保辖区建筑工地按照7个100%、“六个到位”和“两个禁止”工作要求,合法合规施工。同时,加强餐饮油烟治理、禁燃区整治和黄标车淘汰力度,积极打造优美宜居生活环境。
(五)坚持不懈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大力实施“三级三类”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公共文明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善街道、社区、楼院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居民医疗、计生服务、居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争2017年上半年,实现东关虎屯片区改造项目和第361街坊片区改造项目,2处“三级三类”居住区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开工建设。
(六)巩固社会管理创新成效,保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将管理创新作为加快社会建设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工作,努力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全面加强平安建设,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查究等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整治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城中村等重点领域和事故高发区域的安全隐患;继续加大人防、物防、技防设施投入,构建安全高效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养。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抓好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开展集中学习、组织培训、党群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街道干部队伍的综合素养,建立一支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乐于奉献、心系群众的干部队伍,为辖区居民群众干实事、办好事、做踏事,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群众满意度指数。同时,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加强村(居)务监督管理,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积极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八)加强组织领导,明晰项目清单和责任目标。不断完善并深化街道科级干部分包责任制,对2017年重点项目工作实施“一项目一队伍、一项目一领导、一项目一台账、一项目一目标”工作办法,责任目标并行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重点项目清单,明确责任人,明确时间节点和完成时限,全面实施项目化推进办法。
金水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
2017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