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办紧扣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围绕“两率先一争当”总体要求,统筹突发疫情防控和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紧盯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定目标,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回顾
(一)辖区经济工作稳步推进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预计全年完成48841万元。2.省市区重点项目:2021年重点项目共14个,预计全年完成342000亿。3.固定资产投资:2021年在库项目20个,正常上报投资项目共7个,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245000万元。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1全年预计增速5%。5.建筑业总产值:2021年全年预计完成42000万元。6.盈利性服务业:2021年全年预计完成收入360万元。7.开放创新工作:引进域外境内资金预计全年完成1065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00.5%。
(二)“五个一、四个三”推进情况
已完成公办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综合改造示范道路、老旧小区改造(回迁安置物业)和一个特色街区(鸿园艺术生活特色街区)建设任务,并正式投入运营,姚店堤农产品超市正在装修,特色楼宇建设由于现有资源有限,正在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
(三)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深入贯彻市委书记徐立毅2021年3月20日调研黄岗庙村、4月8日专题听取金水沿黄片区相关规划指示精神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设计引领、因地制宜、全面动员,按照“政府投资搞基建、群众筹资建庭院、平台公司引产业、社会各方助发展”的模式,统筹推进黄河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倾力打造黄河沿岸未来乡村聚落。
一是高站位谋划。紧扣黄河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考虑承接金水科教园区产业拓展外溢,结合水安全全面打造、水资源集约利用、水生态综合治理,依托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和自然生态基底,确立总体发展理念:乡愁、乡容、乡风“三乡”共建;科创、文创、农创“三创”共融;高颜值乡村风貌、高价值生态涵养、高品质设施建设“三高”共谋,强力推动从“美丽乡村”向“未来乡村”的迭代演进,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样板、乡村振兴战略全国标杆、全域乡村旅游示范区。
二是高效率推进。成立美丽乡村临时党支部,坚持宣传造势、全面动员贯穿工作全过程,运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和微信群、挂条幅、大喇叭等载体,宣讲政策、凝聚共识,通过发动党员带头拆、联动推进依法拆、齐心合力安全拆,累计用时42天,73万平方米违建全部拆除,存在10多年的违建顽疾、安全隐患和群众积怨一扫而光,为凝聚全民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高标准建设。聚焦“服务更便民、环境更有序、设施更完善”的工作总要求,拉细建设任务清单,采取项目式推进、台账化管理等措施,全力全速推进。基础配套优先。水厂南路、石沟河北路、振兴路西段建设提升完成。振兴路东段、黄岗庙村道、黄岗庙环村路预计12月底建成通车。新建扩建来童寨、黄岗庙等4座污水处理厂。完成雨污水管网建设2.24万米,占总工程量的91%;完成通信管线建设1.2万米,占总工程量的96.36%,预计12月底完工。水电气配套工程正在加班加点推进。加快项目建设。来童寨、黄岗庙村南示范区主体完工,黄岗庙北部示范区正在开挖地基,已与金发投对接后期装修和产业导入等事宜,确保达到“交付即运营”的标准;美丽庭院、精品庭院改造开工72户,其中完工62户,正在施工10户;新建庭院共117户,开建56户。完善惠民设施。建成投用马渡乡愁广场、群众健身广场、村民办事大厅等一批便民设施。来童寨、黄岗庙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主体完工。
四是高质量发展。结合差异化产业定位,流转土地928亩;设立产业扶持资金,拟定《马渡梦想科创小镇专项扶持办法》;按照“一村一特色、三村联动、同步推进”的思路,精准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目前,“金水稻”项目、马渡梦想科创小镇首批26家公司已落户,黄河青少年研学实践基地已落地并完成地探,已和正星科技、胖哥食品等签订意向投资协议,和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经贸职业学院签订大学研学基地协议。
(四)辖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姚店堤合村并城项目商业安置地块截至目前已取得用地证、土地证,规划证正在办理当中,预计于2022年启动商业安置房建设工作。紧盯黄庄合村并城项目各项工作推进进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项目单位,保证安置区早日建设完毕,确保群众按时回迁。二是省道S312项目已于5月1日通车;姚店堤西路、金槐路(创科路-杨金路)、金城大道(东三环-高发路)、高发路(金城大道-慧科环路)通车;纬五路第一小学东岳校区以及金水区第十一、十二、十三幼儿园实现招生,鸿兴路中学主体已完工,郑州一中(任庄完中)预计2022年招生,103中学项目奠基,预计2022年9月完工。
(五)生态环境持续加强
一是立足年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艰巨的实际,街道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大气污染防治专班,加大力度24小时不间断巡查,对辖区“散乱污”企业坚决取缔,确保辖区“散乱污”不出现死灰复燃现象。二是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源头管控,狠抓日常巡查和零点夜查,共巡查工地500余次,查处工地320余处,约谈工地 10余次。三是以全国卫生城市复审为契机,全面完成“三个清零”。确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挂帅的工作专班,建立由包村干部分级负责的工作体系,将区级下沉力量、办事处干部职工和村组党员干部“全员混编”,组成“突击队”,对存在的卫生死角、积存垃圾、旱厕等开展综合整治。截至目前,清运全办各类积存垃圾20余万立方米;旱厕199处全部清理完成。切实推进户厕改造,目前马渡村、南来童寨已完成改造,北来童寨已改造90户,黄岗庙村已改造130户。
(六)疫情防控与疫苗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截至11月底我辖区共接种45873人,其中第一剂接种22448人,第二剂接种21936人,第三剂1158人、加强针331人。3-11岁儿童共接种2234人。夏季共进行五轮全民核酸检测,检测181804人次;近期进行三轮全民核酸检测,共检测98452人次。
(七)基层党建全面加强
一是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高质量完成7个村、2个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学历、年龄较上届均实现“一升一降”;加强村(居)委会换届工作指导,顺利实现“一肩挑”,做好换届“后评估”工作;完成对新一届村组干部培训,提升履职水平。抓好党建阵地建设,推进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上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大力开展党建学习教育主题活动。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党员“充电计划”的部署要求,培训辖区党员共计800余人;开办“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2期,培训党员780余名;抓好“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扩大平台覆盖面,积极鼓励非中共人士加入到学习中;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共计35场,受众人数3000余人次,在辖区广泛掀起学党史热潮。为庆祝建党百年,开展永远跟党走,启航新征程“七个100系列活动”。特别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信息戏曲广播、梨园频道在马渡观河举行了庆祝建党百年、“七个100”(“百条建议共征集”、“百幅作品展党史”、“百名党员先锋行”、“百场讲堂话初心”、“百名党员大合唱”、“百名群众大联欢”及“百米画卷共描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另外,通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1次、集中观影22次、寻访红色足迹研学活动7次,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八)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集中全办力量做好防汛减灾工作。“7·20”特大暴雨发生后,我办积极开展抢险救灾,对因暴雨导致房屋受损居民进行转移安置,协调支援队伍对辖区停水停电小区进行抢修,5天内完成水电恢复;向7个行政村、2个社区派发救灾物品,受捐助群众516户2064人;建立消杀队伍56支,消杀人员173名,消杀面积累计达40万平方米;累计监督检查地下水井饮用水15处,水质均合格。今年9月27日到10月27日,黄河经历了自1982年以来最大洪水。作为金水区唯一的沿黄办事处,我办迅速成立黄河秋汛防汛前线指挥部,按“分段负责、分工防守”的原则,全员上岗,昼夜盯守,组建22个巡查防守组和1个综合保障组,储备石料10.2万立方米、铅丝82.45吨,预置防汛抢险机械136台,累计进行52次除险加固,抛石、推笼使用石料10060立方米,使用铅丝28吨,确保了黄河安全度汛。二是不断提升应急能力。街道党工委主动立足沿黄生态保护和实现“北静”定位,全力打造“三分钟应急救援圈”,新建3处微型消防站,把街道应急连、各村民兵排、辖区工地、仓储物流物业等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和设备,统一纳入街道应急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消防、防汛等应急演练,实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三是深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化解攻坚专项活动。2021年共接访179起166批次涉及721人;信访立案案件 53 起,其中中央巡视组和省委巡视组交办11起,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化解率100%,街道班子成员接访事项办理回复率100%。
二、2022年工作谋划
紧扣我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会议精神,锚定高水平打造创新智城品质金水目标,作为全区唯一的沿黄办事处和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的重点区域,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确定,为我办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紧紧抓住发展良机,围绕强化党建统领、美丽乡村、民生改善、生态和谐、发展提质等,2022年我办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一是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各项施工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在保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二是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加快推进马渡村宅基地流转,全力配合平台公司加快产业导入,并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营商环境,倾力打造沿黄科创小镇;加快来童寨村和黄岗庙村示范区建设、庭院改造、雨污水管道铺设及水电气、道路等基础工程施工;三是加强与平台公司对接,加大融资力度,协调平台公司提前介入示范区建设,达到“交付即运营”的标准,同时大力营造优良营商环境,为导入产业创造有利条件;四是谋划好2022年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工作,确保春节后所有工程项目能够全面开工,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精品村建设目标;五是加强协调,认真梳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和资金需求,加大资金拨付力度,提高资金拨付比例,倾力打造金水区黄河沿岸未来乡村聚落。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强化我办主体责任,发挥属地优势,突出以人为本,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以沿黄三个美丽乡村精品村为重点,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春节前对各村环境进行摸排,建立台账,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明年冬春绿化时节,结合精品村建设任务,大力推进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四旁”绿化;明年五一前围绕“亮起来、美起来”目标,完成村庄亮化和庭院美化工程。
(三)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紧紧依靠金水科教园区项目建设提振招商引资工作成效。以西亚斯·亚美迪雅美国际软件园在建项目为重点工程,紧盯工程进度,合理定位,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二是积极承接金水科教园区产业外溢强化美丽乡村精品村片区产业导入。结合马渡、黄岗庙、来童寨美丽乡村精品村产业规划和项目建设进度,打造美食、文旅、科创、农创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建设,积极为后期美丽乡村产业导入搭好平台。三是创优营商环境,打造全办对外开放“金”名片。采取以案促改等有效方式,加大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教育,巩固深化扫黑除恶工作成果,积极推进针对美丽乡村片区产业导入优惠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为产业落地、建设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
(四)辖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完善辖区内道路、学校、党群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为招商引资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良好条件。加快协调四环内道路建设,尤其是鸿苑路扩宽工程报市级工程以及鸿安路的开工建设;继续提升防汛抢险水平,主要是黄河堤岸预加固工作,随时应对汛期及暴雨灾害,同时配合好全市黄河郑州段刚性护岸工程建设。
(五)安全生产工作
全方位开展多层次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搞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严防死守,全面排查事故隐患,深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多合一”、生产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检查督查整治,续做好“九小场所”“高层建筑”“易燃可燃夹心彩钢板”“电动自行车”4个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六)大气污染防治
立足我办处于建设期、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的实际,实行专班责任制,由街道科级干部带头,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班,形成24小时全辖区不间断巡查,对“散乱污”企业进行全面严厉查处,加强对辖区内建筑工地进行集中整治工作,同步推进餐饮业油烟专项整治、道路扬尘治理工作,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推进。
(七)常态化疫情防控
根据境外疫情持续高发、国内疫情零星爆发的现状以及年底人员流动量增大的态势,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全力落实好疫苗接种工作,具备随时组织全员核酸检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