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接农历六月初六民俗节日,2025年6月27日,郑州市金水区丰产路街道联合郑州银行东区支行共同举办“巧手制香囊 民俗共传承”手工体验活动,将传统“晒伏节”习俗与香囊文化相结合,吸引了辖区40余名居民热情参与。
习俗融合:传统节日遇见香囊文化。活动伊始,街道文化志愿者向居民生动讲解了农历六月初六的丰富内涵:“这一天不仅是‘晒伏节’,古人也称‘天贶节’,人们会晒衣晒书、祈福祛霉……”结合这一传统,志愿者特别介绍了香囊在夏季的实用价值——填充艾草、藿香等草药,既能驱虫避瘟,又暗合“六月六晒霉防病”的古老智慧。郑州银行东区支行工作人员还巧妙融入金融知识,用“守护‘钱袋子’要像晒伏防霉一样勤检查”的比喻,提醒居民注意账户安全,为活动增添了趣味性。
巧手迎祥:一针一线缝制安康。在制作环节中,居民们兴致勃勃地挑选着印有荷花、“五毒”等吉祥纹样的布料。这些图案别具深意:荷花象征“六月荷风送香气”,“五毒”图案则呼应了北方“六月六,晒虫衣”的驱虫传统。在银行志愿者指导下,大家穿针引线,将藿香、艾叶等具有防暑功效的草药包入香囊。“往年六月六都是晒被子,今年学会了做药香囊,挂车里能防蚊,比买化学驱虫剂更有意义!”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张女士赞叹道。几位银发老人则回忆起童年时“佩香囊、洗药浴”的习俗,现场其乐融融。
社银共建: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街道工作人员指出:“这次活动既挖掘了被淡忘的六月六习俗,又以香囊为载体传承非遗技艺,是‘老节日新过法’的有益尝试。”郑州银行东区支行负责人王家美指出:“金融服务的文化附加值,就体现在这些有温度的互动中。”活动结束前,居民们将部分香囊赠送给社区保洁人员,传递“夏日送清凉”的邻里情。据悉,这批香囊中的草药将在活动后一周的晴好天气中,由居民按“晒伏”传统进行晾晒,让古老习俗延续现代生命力。